大蒜开年大跌 行情真的要不行了吗
点击:14 回复:0
- 楼主一品大蒜
- 2023-01-30 17:38
冬去春来,宏兔大展。新年新气象,喜迎开门红,神州大地迎来强劲的经济复苏。电影院人气爆棚,景区人山人海,高速路又见大堵车。数据显示,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.08亿人次,同比增长23.1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.43亿元,同比增长30%。然而与整个社会经济良好的复苏势头相悖,大蒜市场的行情掉头向下。
牡丹国际大蒜电子盘主要合约开年交易,连续出现大幅下挫。其中主要合约2304在1月28/29号也就是农历的初七初八连续两天跌停。持仓量更多,成交量相对偏少的2308合约也是跌幅较大。我们知道大蒜主要用途就是食用。春节期间的餐饮市场火爆,大蒜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。假期结束按说市场上还有一波刚需补货,为什么大蒜价格不涨反跌?
实事求是的说,虽然牡丹国际大蒜电子盘上蒜价出现下落,而大蒜的现货价格变化却不大。金乡市场一般混级的报价从年前的1.93-1.97元/斤调整为昨天的1.92-1.95元/斤,一斤下跌了1分多钱。邳州市场蒜价不仅没有下滑,还因补货客商拿货较多,价格还有所上翘。大蒜电子盘上交易的是远期合约。其中2304合约是在4月份交收,交易的标的是库内的老蒜,2308合约的交易标的是下一季的新蒜。从这点来看,盘面蒜价下落,预示的是市场对于将来的行情不看好。如果盘面的下跌趋势形成,远期合约的价格走势也会对现货市场产生影响。但是市场人士对于大蒜现货的看法并不一致,多空都有,争论要比电子盘上还要激烈。
要说看空就是一个点,今年的库内存量太多。就金乡产区统计库存数据的有五六家,报出的最终数据虽然有所差异,但是总量大概都是在500万吨级别的规模,堪称历史上库存最大的一年。今年蒜价不高,可能会有利于大蒜消耗。无论怎样年后大蒜的余量还非常多,这部分蒜将来对市场的承接力构成巨大威胁。很多的储存商也没有信心把库蒜一直往后存。根据历年的经验来看,大部分的储存商都会在新蒜上市之前处理掉库存。库存的余量越大,这段时间的市场抛压就会越大,蒜价自然难言乐观。或者即使大部分的储存商捂货惜售,坚持不卖货,那么这部分蒜的销售期就会往后延续。这就需要考虑最后能剩多少蒜,新蒜减少了多少。种蒜的时候市场流传的说法是,就是两年不种蒜,库里面的蒜都够吃的。
多方肯定不这样认为。首先多方不否认库存多,但是多方认为大蒜的消耗量也大,大蒜的减种幅度也大。大蒜的消耗来自国内国外两方面。出口的订单不少,年前调研有不少的加工厂订单多的干不完。但是客观的说,海关系统统计的出口量去年与往年相差不大。所以有加工厂忙的热火朝天,就会有加工厂提前放假的现象。单纯看去年的出口量不支持大蒜消耗增加。但是加工厂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,就是今年的出口形势可能要比往年好。
主要在于去年大蒜产量太多,海外客商也判断大蒜会有更低价,没有大量下单采购,执行的是按需拿货的模式,手里面根本没有存货。今年大蒜减种,预期未来大蒜的长期均价要抬升,海外订单就有可能会在今年前期增加,属于利多因素。
再有就是大蒜减种。蒜价太低,蒜农收益较差,不少地区的减种比列能达到30%。虽然总体来看减种的幅度没有这么高,但是价低减种是一种明确的农产品周期现象。不仅是大蒜历史上的爆发故事,去年的大姜也上演了一场绝地反转的历史性大行情。价低减种,未来大蒜可能有大行情的诱惑力很强。很多看多大蒜的人认为,储存商也这样看,年后的卖压应该不会太大,大蒜可能在年前就已经长期见底了,所以果断进场做多。
利多利空因素基本上都已明确。但是大蒜的苗情具有不确定性。多空对此的看法也不一样。今年大蒜种植后天气偏暖,大蒜有一定的旺长现象,可能经不住冷冻,容易出现减产。减种加减产,多方赌的就是这。历史上来看,2020年12月份霸王级别寒潮又如何?空方认为都是炒作的题材,减产与否需要到时候在看。
市场是由多空组成的,交易时刻在进行。多空双方围绕大蒜基本面探讨不停。从大蒜电子盘上看,年前的旺季过去之后,阶段性利好消失,市场多空出现了失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