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圈
杞县大蒜还剩余多少
点击:47  回复:0

76号调研杞县产区大蒜剩余量,第一站柿园乡付里村。这个村的村民对剩余量的说法不一,有说剩余1/3的、有说剩余一半的、还有说剩余2/3的。他们都是根据自身的感受,从周围邻居卖没卖蒜来统计,总体来看剩余量不算少。之所以没卖,主要是蒜农的要价和市场价同等大小的好蒜一样。比如市场好蒜一般混级的报价在4.2-4.3/斤,由于信息透明,蒜农的要价普遍和这个价格相似,蒜贩根本就无利可图,所以蒜贩下乡的收蒜困难,卖的时候也卖不上价。更严重的是,蒜农的大蒜多少都有点发霉,很多都是蒜米料,报价在3.7-3.8/斤,蒜农就更不愿卖了。不过,付里村蒜农集中反映今年减产明显,每亩地约减产400-500斤。从2400-2500斤减产到2000斤。


当天金杞大蒜市场的交易火爆,进场的蒜车排队,开单的经纪人基本上看蒜就要,成交的非常快。市场内一度非常拥挤。据一代办介绍,市场及周边一天能成交1-2万吨。由于牡丹国际大蒜电子盘涨价,市场上敢于开单的收家比较多,但是供应量也很大,蒜价基本上保持平稳。市场上的代办认为,离市场近的地方剩余量要大一些,约50%,离市场远的地方剩余量要少一些,约30-40%。离市场近的地方,首先是价格透明,小贩低价收不到货,蒜农自己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卖货。蒜农也认为不愁卖货,等等看还能不能涨价。离市场远的地方, 蒜农主要卖给小贩,也比较认可今年的价格,反而窝货不多。

 

葛岗镇张村剩余要在90%以上。大蒜发霉普遍是米料,蒜农要价3.7-3.8/斤,离市场近,小贩压不下价来,索性都不来村里收蒜。侯来矿村情况类似,剩余量也很大。村里面从事小贩的人比较多。五里河乡玉皇庙村剩余量在50%以上。高阳镇务岗村剩余40%左右,王桥村剩余40%左右。沙窝乡白塔村剩余20-30%。苏木乡苏木村剩余20%左右。普遍规律就是离市场越远,剩余逐渐减少。苏木乡马房村剩余70-80%,邓川村剩余60%以上,这两个村子离苏木市场又近了。而且蒜农的蒜普遍是蒜米料,要不上价,蒜农还相互攀比,不认卖。别人人能卖到4.1-4.2,自己的连3.7-3.8都费劲,就更不愿卖。


杞县湖岗乡宋寨村,这个村子早熟鲜蒜卖了20-30%,剩余的干蒜基本上还没卖。而且,剩余的大蒜中2/3的蒜都有发霉的情况。

 

综上,杞县产区的卖蒜习惯和金乡正好相反。金乡产区卖蒜一般都是先清内圈,内圈没蒜之后小贩才去外圈。基本上年年如此。杞县是先清外圈,然后才是内圈卖蒜。杞县产区普遍反映减产,一亩地少的减200-300斤,多的减400-500斤,更极端的能减产1000斤。不过极端的情况还是少。虽然减产,蒜农的收益要比丰产的时候高,所以调研中有些蒜农直言,减产才是好事,减产才能卖高价。丰产又累又不挣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