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圈
大蒜“六大派围攻光明顶”,到底是谁的数据报错了?
点击:202  回复:2

上周末金乡市场发生了一起众所周知的“群体散步”事件。起因就是某家机构公布的今年大蒜入库数据存在争议。从现场发出的视频来看,群众议论纷纷,指责数据不实。有网友留言称,一个小小的单县徐寨市场多报了7000吨的量,不知道全国还要多报多少哩!

 

今年的大蒜行情十分不错,蒜农一斤蒜卖3-4块钱,一亩地收入万把的大有人在。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,今年挣钱了,下一季会种的更多。当然也有人声称下一季会少种,原因就是大家都多种,下年蒜价高不了,所以少种。听话听音,少种的这部分人本质上也是判断大家多种,下年整体还是呈扩种的态势。农产品的行情历年来都是如此,今年挣钱了,下年多种。因为人没变,人性就会稳定地发挥作用。

 

既然下年扩种,不出意外的情况下,下一季的大蒜就会落价。如果你是储存商,你会不会把今年高价收的大蒜,留到下一年低价卖。可以肯定的是,今年储存商会非常积极的卖蒜。入库的大蒜能不能挣钱,就要看入库量到底有多少。如果入库量很少,供不应求,下年就是种的再多,储存商也不怕。所以入库量就成为全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
 

统计全国大蒜库存,是个非常吃力有不讨好的活。大蒜冷库分布地域广,主体不一,即使能找到冷库,也没人能一一盘查,全凭冷库主报数。所以市面上真正能做到统计库存绝对数的机构就不可能太多。这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以及广大的商业人脉。所以有些机构连年发布数据,大家也能做一参考。数据虽然发布出来了,大家也明白不可能有人能把大蒜数据弄的明明白白,但是大家可以分析今年与去年的相对数据。

 

比如说,去年号称入库了500万吨规模的大蒜,到新蒜下来还剩余100多万吨的量,说明这段时间市场的消耗量就在400万吨左右。小学数学谁不会算!如果今年还入库400多万吨,大蒜就有可能消耗不了。前面说了,没有人愿意把库存蒜留到下一季,意味着这些蒜在新蒜上市之前都有清库卖的倾向。供大于求的状态下,蒜价能有什么好。还有,去年的大蒜便宜,2块钱以下。蒜价便宜市场消耗就大。反过来今年大蒜4块钱一斤,市场的消耗量相比去年就会少,只要大蒜入库量超过400多万吨,对储存商怎么看都不算好消息。如果有某些机构报今年库存量在450多万吨,可想而知,利空大蒜行情。机构的影响力越大,越利空大蒜行情。

 

不幸的是,当天报出大蒜库存数据,第二天大蒜电子盘开盘跌停。由于电子盘有5倍杠杠,一天亏损的幅度就是25%。做多的亏损就是做空的盈利。一天100万进场125万出来,1个亿进场1亿2500万到手。比在市场上苦哈哈地收蒜厉害多了。难怪有人怀疑,报库存数据与在大蒜电子盘上做空是否联动。这中间究竟有多少利益关系?非常简单且人性化的想法,如果你今年收了大量的蒜,你不可能往外报的库存数太多,只有没收蒜或者想打压蒜价然后抄底的人,才会把库存数报的多多的。

 

由于查库实在太麻烦,一般的散户办不到。不过对于特定市场,有些散户是知道的。比如说前面提到单县的徐寨市场,总共也没多少,有都是熟人,一问就知道。结果数对不少,报多了,这些收了蒜赔了钱的储存商一下就炸了。所以啊,对外报库存数据,还是要抱着事实就是的态度,慎之又慎。

他们统计数据为了啥?为大众服务吗?哈哈!又是人力财力的!
电子盘不倒,大蒜行情稳不了,电子盘是专门割韭菜的,没有涨跌哪来的机会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