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圈
大姜热伤病频发,谨防冲击市场
点击:198  回复:0

今年大姜普遍挖的偏早,特别是河北地区。国庆节就开始大范围采挖了,有的甚至国庆节之前就开始挖了。河北和东北地区纬度比山东要高,同一时间气温比山东低,降温也要比山东早。大姜是比较娇贵的农产品,如果气温太低的话很容易造成冻伤,然后坏掉,无法储存。温度太高的话容易造成热伤,也容易坏掉。

山东这边一般最晚都要在立冬之前挖完,过了立冬,容易大幅降温,出现冻伤。2021年因为种植面积大增,挖姜工人短缺,人工较贵,姜价又很便宜。很多姜农为了降低成本,不舍得雇太多人,只能自己慢慢挖,结果到了立冬还有很多姜没有挖完。2021年11月7日,突如其来的冷空气给山东地区带来了降雪,没挖完的大姜全部冻到了地里。生姜一受冻就不能再继续储存,一些姜农只能贱卖。好一点的还能卖个一两毛一斤,或者一亩地几百块钱贱卖,差点的根本就没人要。有的甚至直接粉碎在了地里。

今年气候异常,东北地区和河北地区怕挖的晚了大姜受冻九月底就开始挖上了。结果今年十月份北方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,平均气温都在二十度以上。大姜又开始面临热伤病的风险。大姜入了窖之后开始进入圆头期,这一阶段的大姜由于呼吸作用比较旺盛,会放出大量的热,使窖内温度上升。如果不及时降温,很容易造成热伤病。窖里存放的姜越多,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就越多,姜窖温度升高的就越多,越容易造成热伤病。早期关注到温度变化的姜农开始定时向姜窖吹风来降低窖内温度,以预防热伤病的发生。但并不是所有姜农都注意到这个问题,一些姜农发现时已经晚了。

随着热伤病发现的越多,市场上卖新姜的数量也会增多。短期来看,新姜出货量增加,很容易使市场供大于求,对姜价形成冲击。而且现在销售的多为毛病姜,价格较低,更会拖拽大姜行情。但长期来看,现在消耗的大姜越多,未来剩的大姜就会越少。对远期来说,这将是一大利好。大姜2409合约自上市以来不断增仓,现在已经增至六千多吨了,是否已经有人开始布局多单还未可知。